EN

行业新闻 /INDUSTRY NEWS

Corindus首例介入机器人30分钟完成心脏支架手术

发布时间:2021-04-01点击:3312

3 月 13 日,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,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)手术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成功完成,该手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团队操刀,手术过程持续约 30 分钟。

 

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,PCI),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,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业报告,2018年中国PCI手术量已达到约91万,预计2025年将达到2200万左右,2023-2028的年符合增长率约11%。

 

介入机器人拥有有三个特点:第一,多自由度灵巧操作,通过主从控制模式驱动,提供有效的智能硬件辅助;第二,实现多模态影响数据融合,同步重建血管和导管形态模型,辅助医生进行手术;第三,结合连续体机器人建模的复杂性特征,通过力或者位置控制,探索机器人自主控制操作模式。

 

在传统的冠脉介入治疗中,医生往往穿着沉重的铅衣,连续几小时站在手术台旁进行手术,这意味着医生会暴露在 X 射线的电离辐射下,有骨骼系统受到损伤的风险。

 

介入机器人可将医生从手术床旁解放出来,还能减少医患双方的辐射及术中交叉感染,对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利。

 

介入机器人的实质是手术机器人与血管介入技术的结合。“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,未来我们也将看到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。” 葛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mage.pn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葛均波操作介入机器人(来源:西门子医疗)

 

目前,在血管中的传送以及病灶处的诊治操作过程中,介入机器人导丝导管的可操作性有限,因此需要医生在眼手不能直接配合的模式下进行。经验丰富的医生可凭借 “手感” 操作手术,而介入器械前段的作用力因不能被直接获取,容易导致错误操作、刺穿血管或者损伤组织器官。

 

目前的介入机器人虽然稳定但却缺乏灵活性。复杂的血管介入操作,需要较强的操控性,如通过闭塞病变,内脏动脉、脑血管及其他分支动脉的超选等,这其中阻力感受和反馈至关重要。

 

因此,力反馈技术的升级将有助于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发展,可帮助后者在介入操作时,实现导丝空间位移之外另一维度上的精准性。

 

伴随未来远程治疗的发展,医患双方即便在异地也可能实现诊疗,让更多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。随着 5G 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自我学习与介入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,介入机器人的未来想象空间也十分广袤。

 (以上内容转自:DeepTech深科技)